《头号周刊》
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42军展现出了卓越的战斗力,成为了当时解放军的核心主力部队。然而,回溯历史,42军并非自建军起便是第四野战军的主力部队。任何一支部队能够成为主力军,都是在一次次战斗中历练出来的。
42军的崛起,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的突出成绩,是因为其124师的表现出色。毫无疑问,42军的整体表现更多地依赖于124师的强大支撑。作为42军的主力师,124师的战功远超另外两个非主力师——125师和126师。事实上,42军作为四野参与抗美援朝的部队中,是战力最弱的一个军,其整体实力主要依赖于124师撑起阵面。
展开剩余83%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,125师的375团和126师的三个团也参与了砥平里战斗。但遗憾的是,这几支部队未能取得显著战果。战后志愿军总结指出,42军和40军的参战部队属于“非主力部队”,战斗力较为薄弱。可以看出,375团是四野入朝部队中战力最差的一个。
让我们具体来看375团的表现。一般而言,除非特殊情况,一个师的第三团往往被视为战斗力最弱的团,而375团显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。
志愿军入朝后,42军被分为两部分,其中124师和126师被派往东线,与美军第10军对抗,而125师则被分配到西线,任务相对轻松,负责策应工作。在这种分配下,375团的任务也就相对较为简单,主要与朝鲜人民军残余部队组成两个游击支队,深入敌后执行游击战。显然,作为后备力量,375团被选中承担这类任务是情理之中的事,因此它也错过了参与志愿军几次大规模战斗的机会。
第二次战役结束后,375团重新归建,但即便是第三次战役,375团依然没有参与主攻任务。第三次战役中,125师作为42军的主攻部队,计划攻占道城岘,为124师扫清道路。125师的374团负责主攻,而375团则作为预备队。战斗一开始,374团就遭遇了困难,直到1951年1月1日早晨才占领了1010高地。因374团未能继续推进,王道全师长紧急命令373团突破。此时,375团作为预备队本应挺身而出,但由于军长吴瑞林的不信任,375团的出场被124师的代师长苏克之取代,亲自带队进攻道城岘,最终成功占领。
这场战斗的胜利虽属124师,但375团的团长赵立贤显然感受到了自己的尴尬处境。王道全师长未顾及赵立贤的心情,继续指挥其他部队完成任务,而375团则被指派清理残敌。
经过几次战斗后,375团的兵力和战斗力都显得较为薄弱。入朝时,375团的兵力仅有约3000人,相比之下,其他部队的步兵团人数可达到近4000人。然而,尽管如此,随着第四次战役的到来,375团成为了125师兵力最多的团,但这也表明了它的兵力严重削弱,主要原因在于美军的空中打击。
到了1951年1月29日,375团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战斗——茂村伏击战。尽管未能全歼美军巡逻队,但这场战斗极大提振了士气。随后,375团又参与了对美军第23团战斗队的伏击,尽管任务较轻,但却为团员们积累了宝贵的战斗经验。
然而,砥平里战斗让375团的光辉瞬间褪色。375团在此次战斗中配属给40军119师,并在南面进攻。然而,由于多方面原因,375团未能突破美军的防线,反而遭遇了巨大的伤亡,进攻受阻。美军的炮火和坦克打击,以及地雷、铁丝网等障碍,使得375团的攻击难以取得进展。
志愿军在砥平里战斗中的失败,成为战后总结中提到的失败原因之一。虽然375团在此前的几场战斗中表现不凡,但在砥平里,战斗力大打折扣,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。
接下来,375团参与了机动防御任务,撤回后继续在山地防线作战。此时,面对英军第27旅的持续进攻,375团的阵地被压力极大地迫使。尽管如此,1连的关崇贵和卢金俊表现出色,凭借其机枪的火力,成功阻止了敌军的进攻。关崇贵更因表现卓越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。
尽管面临严峻的敌军压力,375团依然在一系列战斗中展现了其坚强的防守意志,特别是在与澳大利亚营和加拿大营的对抗中,成功阻挡了敌军的进攻,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麻烦。
最后,通过这场艰苦的防守战,375团成功地赢得了敌人的尊重,同时也在志愿军的战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。即便是面对敌军的联合进攻,375团依然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,为后来的反击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(未完待续)
作者简介:王正兴,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,曾在步兵分队、司令部、后勤部等单位任职,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,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。其著作《这才是战争》于2014年5月、6月,凤凰卫视“开卷八分钟”栏目分两期推荐。他的公众号名亦为“这才是战争”,欢迎关注。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策略-炒股杠杆实盘-股票加杠杆软件-怎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